近十年来,集团化学校(集团办学)在中国迅速发展,全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各类型教育集团。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集团化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却又显得非常滞后。
在这方面,北外苏州附校(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联合华天动力,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成功实践,为全国同行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板。
北外苏州附校是一所由政府、大学、企业合作创办的全日制国际化学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部、国际部为一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PASS留学基地,是长三角国际化教育的标杆,号称中国的“伊顿公学”。

显然,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集团化学校”,类似企业集团,既有集团总部的统一管控,又有各下属学校的独立办公。那么,这样一个教育集团应该怎么实现办公自动化?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去开发一套办公自动化系统么?
北外苏州附校找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既然自己是集团化学校,在管理模式上和企业集团很相似,那么为什么不能够直接使用集团化的协同OA系统呢?然后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加入学校办公的一些个性化需求,这样不就事半功倍了么?
实践证明,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以华天动力协同OA系统的集团版为依托,北外苏州附校的集团化OA系统只用了很少的费用和时间,就顺利搭建并应用了起来。

之所以选择华天动力,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北外苏州附校已经有几个下属学校使用了华天动力协同OA系统,对这个系统比较熟悉,其良好的易用性,维护简便的特点很受学校老师的欢迎。
其次,华天动力是国内最早提供集团化OA系统的软件开发商之一,其集团化OA系统已经具有十余年的历史,非常成熟稳定。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华天动力可以将部署在各个学校的独立OA系统串联起来,平滑升级到集团版,并不需要重新采购和实施。
现在,北外苏州附校已经拥有了一个覆盖整个集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每个分校都有自己独立的系统,然后再对需要的部分进行数据的打通,这是一种集团化办公、分布式部署的建设方式。
如此一来,集团总部能够管理集团下属的所有分校,实现整体把控。而各分校之间又能相对独立运营,有各自的办公和权限体系,互不干涉。
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也带来了国际化的办公方式。
当前,北外苏州附校的核心工作都已经移植到协同OA系统上,包括流程管理、文档管理、信息发布、会议管理、薪资管理等等。这大大降低了纸张等办公用品的耗费,明显提升了办公效率。
当其他学校还在传统的办公方式中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时,北外苏州附校的老师们的数字化办公已经成了日常操作。
比如在文档管理方面,各学校、各年级分别构建了自己的文档中心,所有文档按权限管理,却又能够进行教案分享。

在工作审批方面,各分校的领导负责自己学校内各项工作的审批。同时,集团领导可同时处理总校及分校的各项审批事项。
在通知公告工作上,所有的通知、公告等信息可以分类别下发,秒送给指定人员。北外苏州附校还特意增加一个小设置,那就是老师在进入OA系统前,必须先查看收到的信息,否则无法进入系统。

在薪资管理工作上,系统构建了不同的薪资表,可以适用中教人员和外教人员不同的薪资管理方式。


在会议管理上,系统完全满足了集团化学校会议多、讲座多、管理复杂的特点,通过系统本身自带的会议管理功能将这项工作做得非常轻松。

集团化办学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这种集团化学校以名校校长为领衔校长,由专家顾问、各校区校长组成的决策机构负责学校共同体的整体规划,并形成相应的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名校和各校之间既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各校之间又相对独立。
因此,这种模式在管理上和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子分公司结构非常相似,所以北外苏州附校以华天动力的集团OA为依托,可以直接利用成熟稳定的OA系统,极大的降低项目实施的难度、成本和风险,快速构建适合自己的办公网络,这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目前国内的集团化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流大学——附属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一流高中——附属初中、小学;以及各层次民间资本投资的教育集团。显然这三种类型的教育集团都可以借鉴北外苏州附校的做法,事半功倍的建设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