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外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外事外交政策,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民间国际交流事业上推进外事合作,促进国际化办学,宣扬陕西文化。
——加强国际交流,推进中外合作教育。该院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学的特色道路。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联盟”发起单位,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政商界精英、知名学者来校访问。作为陕西省最早获准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民办高校,该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匈牙利、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一百余所知名大学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0余所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师生交流互访、校企交流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该校累计培养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西班牙、韩国、荷兰、比利时、匈牙利、塞浦路斯、津巴布韦等 15 个国家的两千余名留学生,送出实习生、交换生、留学生近400人,为促进中外学生的友好交流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
西安外事学院学生和国际留学生开展线下活动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弘扬传统文化。该院古乐团,以推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致力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继承与发扬,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赢得社会广泛好评。自2016年创立以来,曾多次受陕西省文化厅组派,出访了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演出与交流,弘扬传统文化。此外,该院在获批陕西省科技厅“一带一路”国际陆港物流科技合作基地挂牌后,通过2020年“丝路友好·共建未来”——大使·长安行活动、2020中国欧盟微电影展西部首展等活动,与菲律宾共和国驻华大使何塞·圣地亚哥·罗马纳及外交使团、马耳他驻华使馆大使卓嘉鹰、匈牙利驻华使馆前副大使纳吉•高博等进一步加深双方了解与友谊,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生教育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建立了新的平台。
西安外事学院师生与使节团互动交流
——积极探索小语种教学新模式,开启国际化教育新航向。该院秉承“学无长幼,校无大小,教无高下,育无国界”的办学指导思想,走国际化、小而精的办学路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心智视野的提升与完整人格的培养。在教学环节的国际化培育中持续推进小语种专业教学改革,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教学项目研究,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生实践素养,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该院小语种教师团队多年致力于小语种教学改革,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从多维度出发提出了多项教学改革方案。其中,《高校朝鲜语专业韩国文学课程教学及教材改革研究》课题、《内容语言融合策略与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创新研究》课题、《日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改革》项目先后在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经过专家评审、规划办公室审核,获得立项,在今后的教学与实践中,会将小语种与国际化教育相结合,为学院的国际化教育开启新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