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 AED在年底前成为北京各类院校的“标配”

AED在年底前成为北京各类院校的“标配”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昨天,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校园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各级各类学校需至少配置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原文如下:

  各区教委,燕山教委、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各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

  为落实《关于加强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助力健康北京建设,现对各级各类学校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仪器的购置

  各级各类学校要购置

  符合相关标准和行业要求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购置费用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自行解决,中小学校由各区教委协调解决。

  二、安装的数量

  各级各类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安装数量,要考虑到学生的密度、活动强度以及适当的距离进行安装。

  每个学校至少配置一台。在明显位置张贴AED位置导向图,强化AED现场管理及宣传工作。

  三、仪器使用培训

  安装仪器的同时,要组织一定数量的相关人员进行仪器使用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可依托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在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时进一步加强仪器使用的培训,确保急救人员科学有效掌握急救技能。

  四、完成时限

  2021年底完成。

  五、工作要求

  各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于2021年12月底将本学校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安装情况报市教委体卫艺处,各区教委将辖区中小学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安装情况汇总上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1年8月2日

AED在年底前成为北京各类院校的“标配”

图片来源:cfp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栋梁,需要全社会的呵护。校园是教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地方。校园AED的规范化布防和急救知识的普及,不但能保障学生在校园的生活更加安心,让家长更为放心,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急救能力和乐于助人的施救意识。从而使得学生力量逐渐成长为社会急救力量,进而提高国民整体的急救能力和素质。

  期待有更多的省份能像北京一样,将配备“救命神器”AED提上日程,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附上目前北京各级学校数量,如有产品需求学校AED产品方案书可后台留言或拨打 400-1517-606

  高等教育:174所

  中等教育:757所

  小学教育:970所

  工读学校:6所

  特殊教育:21所

  学前教育:1657所


    

  • 扫码关注最新展会动态
  • 联系我们

    2025贵州省教育装备博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杨经理  13087856395   

                              13087851791

    邮箱:498985624@qq.com


返回顶部